1. 营销策划师首页
  2. 产品文案策划

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且贴近生活的概念——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且贴近生活的概念——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的吸引着人们陷入其中,导致更多的损失。三、沉没成本的反向利用制造沉没成本能够提高交易率谁对沉没成本效应最为头疼?利用沉没成本实现用户留存敏锐的商业大脑则会巧妙地运用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但作为一个不仅理性而且智慧的人,学会反向利用沉没成本,无论是在自我管理还是商业营销,都将获得更大的收益。

浅谈沉没成本及其反向利用

张柳依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 019级本科生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且贴近生活的概念——沉没成本(sunk cost)。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沉没并无法打捞的历史成本,也就是已经付出并永远无法回收的。沉没成本就像“泼出去的牛奶”,它可能是你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或感情…事实上,沉没成本不是成本,经济学上认为理性的决策者应该做的是不去考虑它。Don’t cry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仍常常无法克服想要挽回的意愿沉没成本,进而掉入陷阱。

一、沉没成本离你有多近

你也许觉得沉没成本离自己很远,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地遇见它。

举一个最生动的例子:“来都来了”。每年的国庆或是春节,我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期待前往各大景区,希望得到审美享受和休闲放松。当我们终于抵达停车场,却发现这里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这个时候,我们最常听到四个字 “来都来了”,接下来,我们会带着这个四字方针走完流程:花上一个小时找停车位、在人群的推搡中逛完所有景点、带着勉强的笑容拍一张背景全是人的游客照…在这样一天的结束时刻,我们会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反而异常疲惫。于是我们感到后悔,你可能还会想:还不如不进景区。但当下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会带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种合情但不合理的选择为什么会发生呢?因为你落入了沉没成本的陷阱。

为了这次国庆出游,你开了三小时的车、提前在网上花了一百元买门票、付出了好几天感情上的期待、女孩也许还为照相仔细的化了妆、男孩也许为此推掉了和朋友的球局…即使知道这些成本无法挽回,可当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还能做到扭头就走吗?

二、你为什么落入沉没成本的陷阱

沉没成本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的吸引着人们陷入其中,导致更多的损失。这便是沉没成本效应,“如果人们已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该商品或劳务的使用频率”[1]。那么,这个黑洞的引力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是“损失厌恶”的心理。这一概念最早由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现代行为经济学大师Kahneman &Tversky( 1979) [2]提出,它是指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要大于获得的快乐,所以人们是天生对于损失这件事更加敏感。具体而言,先期的投入常被视为是潜在损失,由于损失厌恶心理的存在,决策者相比承认失误而接受一定的损失,更倾向于对沉没成本增加投资,以期规避和减少损失。

简单一点说,就是“不甘心”。

我们不甘心损失前往景区花费的时间精力感情,所以一定要走完旅游的流程;股民不甘心损失已经亏损的股票,所以迟迟不肯卖出;已经不适合在一起生活的情侣,不甘心损失付出的青春,所以依然在痛苦中将就而不愿分手。损失厌恶让你觉得已经投入了,那就继续投入吧,说不定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除此之外,自我辩解的心理动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自我辩解属于一种防御机制,意思是,当一个人出现认知失调(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信念是不一致的)时,这个人会找各种理由去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或者否认任何有关这个行为的负面评价和负面结果。

这似乎是一个心理学的视角,但却不难理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承认自己是错误的都很难,因为这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会对自己造成心理伤害。所以在沉没成本面前,我们潜意识中的防御机制常被唤醒。这种心理导致了许多人无法“及时止损”,最终在沉没成本中越陷越深。

综上所述,一个浅显的道理跃然纸上:沉没成本是狡猾又危险的。一个理性的人应当时刻警醒沉没成本的存在,并有意识的防止它影响自己的决策。

那么沉没成本真的百害而无一利吗?当然不是的。任何东西都是一把双刃剑,沉没成本也一样。对它巧妙地进行反向利用,你会发现它的无限潜能。

三、沉没成本的反向利用

沉没成本对自我管理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你或许在小学听过米芾学书的故事:宋朝的书法大家米芾曾苦练书法三年却毫无长进。一日,他遇见一个秀才,便急切地请求秀才教他。可秀才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家境贫寒的米芾一狠心,咬牙买了秀才的纸,却三日不敢下笔。对着这昂贵的纸左思右想了三日后,他在秀才的鼓励下写了一个“永”字,字写的遒劲潇洒,可谓突飞猛进。

小时候听这个故事,是老师告诫我们做事要用心。而现在从经济学的视角思考,我们会有一些新的启发:米芾三年来练习书法没有长进,是因为没有用心思考,可他为什么不用心思考呢?因为他每一次练字付出的成本太低,甚至可以忽略。可当他花费了具有刺激性的成本,他对这“沉没的”五两纹银的不甘心倒逼着他去仔细地思考。

因此,当你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容易陷入沉没成本的人,无需过分忧虑,这也许会成为你的优势。下一次你决定自学雅思,何不试着报一个付费的网课?让你对“沉没的”课费的不甘心推着你坚持下去;或者当你再次痛下决心减肥,为什么不“以毒攻毒”办一张健身房的卡?记住,办周卡、月卡而不是年卡,让一次次重复掏钱的心痛感强化你挽回损失的欲望。

制造沉没成本能够提高交易率

沉没成本是有魔力的,在面对它时,很难有人能够做到波澜不惊。人们面对沉没成本难以放弃,很多时候是相信它还没有沉没,或者说是还没有完全沉没。正是因为有这种顽固的心理,沉没成本可以大大提高交易率。

试想你在服装店里买衣服,花了一个多小时,试穿了很多衣服,不停地和店主沟通,让店主觉得你对一些衣服非常感兴趣。等店主认定你打算购买时,你提出价格太贵并要求减价,店主做出让步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他已经付出了时间、精力和极大的期望,并且不甘心这种损失,所以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成交这些衣服。他对沉没成本损失的厌恶,会让他丧失在谈判中的优势和主动权。

同样的原理也广泛地运用于商业中,比如房地产销售中的定金。许多顾客在看房子时感到满意,但回家后购房的激情也许会减弱,但如果销售人员成功说服了顾客缴纳定金,那么出于顾客对沉没成本的不舍,成交率最终会显著提升;又比如随处可见的会员打折卡。如果你花费十元购买饿了么的会员卡,那你一定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对美团外卖失去兴趣。是因为美团提供的外卖产品不够好吗?并不见得,这只是因为你不舍得沉没的会员费罢了。

人为营造“打捞”沉没成本的幻觉可以吸引顾客

谁对沉没成本效应最为头疼?自助餐厅的老板一定是其中一个。对于吃自助餐的人,给定的餐费就是沉没成本。这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而对损失的厌恶自然而然地导致了顾客“吃回本”的心态。哪怕看上去形象不佳,甚至撑得胃疼,许多人依然选择吃下去。自助餐厅的老板当然不能给顾客们上一堂经济学课,他能做的就是人为营造“打捞”沉没成本的幻觉。一份普通日料店的三文鱼卖58元,自助餐厅就标上98元。给菜品标上虚高的价格、或者提价之后再打折,顾客便会产生一种沉没成本已经被自己“打捞”回来的幻觉,当他们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吃回了本”,自然会减少继续进食的欲望。

这类手段可谓一箭双雕,自助式的商家不仅能凭此减少成本,还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承认与否,占便宜的心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个人心里,当你觉得自己花费100元的投入,能获得200元的收益,你便会选择继续这样做。

利用沉没成本实现用户留存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留住用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敏锐的商业大脑则会巧妙地运用沉没成本的心理效应。逻辑很简单:用户要有付出,才会有离开的成本。当你成功诱导用户进行了投入,他对品牌的忠诚度就大大提高了。

你是否收到过蛋糕店满168减68元的优惠券?听起来好像挺不错的,可你或许转手就扔掉了优惠券,或者忘记了这回事。因为优惠券是免费的,而你没有任何投入。但如果你花10元买了一张满168减78元的优惠券,你对它的重视度可就不一样了。因为你投入了,你的离开和放弃变得艰难。

你也许会觉得让用户投入金钱难度太大,但值得一提的是,沉没成本不仅包括金钱成本,也包括其他,比如时间成本。许多教育机构开设连续的分期的课程,你可以免费上第一课,但只学了第一课,完全不能实际地运用。还要和后续第二课,第三课课程连在一起才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现在你也可以换一家教育机构重新开始。可孩子已经花了那么多时间听了第一课,如果后面的不听,那不是白听了前面的课程?许多网络平台的电视剧都会有前三集免费的策略,看完三集之后,你能抵挡付费的诱惑吗?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经济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在进行价值判断时, 应该考虑现时的成本和效益, 而不应考虑过去的成本和效益, 因为过去的成本与现实的判断是没有关系的。[3]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首先应当拥有沉没成本的意识,其次要能够辨别哪些是沉没成本,并且要在决策时尽自我所能克服它的干扰,向前看,不回头。

与此同时,我们也无需对它过分忧虑,要辩证地看事物的两面性。沉没成本具有巨大的潜能,被它牵着鼻子走的确是危险的。但作为一个不仅理性而且智慧的人,学会反向利用沉没成本,无论是在自我管理还是商业营销,都将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Thaler R.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1980,1(1) :39-60.

[2] Kahneman D,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1979,47(2): 263-291.

[3] Frank R.H. Microeconomics and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 Hill, 199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