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销策划师首页

内容营销理论模型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

内容营销理论模型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其表现方式是广告内容化,创意内容化,事件活动内容化,媒介渠道内容化;甚至产品演变,也是为传播内容服务的。好的内容营销体系还需要是客户语境,而非工程师语境或程序员语境。内容营销不必过于看数据,不必硬设KPI。内容营销的意义是:好内容可以替代广告;或者好故事本身就具有广告效应。媒介需要内容化,媒介、内容和创意独立作战的时代过去了。技术持续迭代,好故事千古流传,好内容永不过时。

广告行业有句老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今天,尽管各种精准投放的技术越来越先进(效果广告、标签化、地域精准、程序化购买等等),但因传播平台去中心化、资讯爆炸、人群无限分散、小屏广告越来越不受待见等等原因,品牌很难精准地touch到用户;这个touch,不是“触达”的意思,而是在合适的情境下提供合适的创意、文案,以打动用户、留下印象最终引发主动搜索。因而对于大部分品牌而言,这个50%的比例不是变低,而是更高了。这点从现在数字投放到订单转化率的不足1%就可见一斑。

老板们常常问:FME花去哪里了?

另一个角度看,10年前,一款新车上市,2个亿预算,花费模式基本一样,上市前半年开始预热,车展亮相、小规模媒体沟通、媒体试驾;配合一支预热TVC,花去5000万。上市后开始“广覆盖、全曝光”,央卫视轰炸3个月,耗费6000万;户外+门户和垂直配合3000万;区域营销、经销商层面做一些落地的试驾、上市,花费2000万。最后的4000万用于上市后4-6个月,基本以网络、户外和线下活动为主。这个套路被各品牌套用十几年而经久不衰,成功者不少,其原因是那时候传播环境单纯、干净,说全覆盖就真能全覆盖,说高曝光也真能高曝光,SOV是真的可以监测出来并量化的。

环境剧变,倒逼营销人不断升级

可惜这个时代过去了。现在的传播环境下,没有一个品牌敢讲“全覆盖”这三个字;尽管大家都在被阿里、腾讯、头条、之家、百度等走在技术前沿的生态圈推着或拉着走上了精准投放之路,学会了LBS、MTI、programatic buying等等流行词汇,而终因为财力不支或创意贫乏而远离这个黑洞;而远离并非解决之道,有的品牌如宝洁说要回归传统广告,有的则坚持在购买技术上死磕到底,大家都在为那不知所向的50%寻寻觅觅,谁也找不到真相。

数据割裂、分散,以致于没有能看到真相的全貌

众品牌而言,成功者都一样,而失败者则各有各的不幸。反观近几年的营销成功者,都有其个性,而要说共性,则是重视内容营销。传统营销的思路很简单,线上投放配合线下活动,创意都由文案与美术组成,形式简单就是平面与视频,拍一支TVC几百上千万、做一场活动几百上千万的事,大家都干过不少。

1.内容营销的本质是讲故事,好故事人人爱听、爱看。其表现方式是广告内容化,创意内容化,事件活动内容化,媒介渠道内容化;甚至产品演变,也是为传播内容服务的。

以近几年成长比较快的雷克萨斯为例,当ABB都大讲特讲“豪华、高级、张扬”时,雷克萨斯则强调“匠心、低调、内涵”;一切创意、活动都如此。好的内容,就是故事。另一个品牌凯迪拉克,给我留下三点印象:平面创意上舍得留白,曝光渠道就是电视剧合作,从《我的前半生》到《三十而已》,而slogan能坚持得很好:所有的伟大都源自一个伟大的开始。这种方式配合后来一些比较有创意的魔性广告及奢侈的促销,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了留住第一眼,大家都很拼

当然,自主品牌里领克是内容营销做得 不错的。领克自2016年以来销量爬至2019年的12万台,可监测的广告费用极低,而其夜店风的调性,如都市游乐场;饱受争议的公关形式,发动用户自己玩起来的车友会,以及较早尝试线上透明购买、线下在商超开店的商业模式,都可以说是其成功的因子。

2.内容营销的高手深知自己的定位,并将这种定位诉彻于渠道选择、故事生产和创意开发各个环节。

近几年的新渠道、新节目如雨后春笋让人眼花缭乱,抖音红人合作大家追过,热门综艺合作大家追过,小红书大家也追过,微博粉丝通大家追过内容营销理论模型,追着追着大家发现失去重心了,大部分时候是因为选择了所以要做出彩,或者因为别人做了自己不做有失水准,而忘记了为什么要选择,或者既然选择了为什么不深耕细作。

决定方向的人决定内容

定位是指导内容一致性的根本。海量创意、海量活动、海量文章,呈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凸显的内核却必定一致。最典型是宝马,不管七系讲的“阔境人生”,五系讲的“时不我待”,还是1系讲的“我型•我速”,X系列讲“敢作敢为”,“反其道而型”等等,落实到产品上,他们永远强调操控的乐趣,强调的是悦享驾驶乐趣,是Sheer Driving Pleasure。奔驰的裁撤退休时宝马出的那只片子,也不忘强化这样的定位。

营销学的鱼塘理论_理论模型与实证模型_内容营销理论模型

找到视频看

3.好的内容一定匹配于合适的渠道。渠道属性决定人群差异和阅读偏好,进而决定内容形式和来、内容口吻、版面风格和呈现逻辑。

比如知乎以理性内容导向见长,微博以感性瞬间为主;小红书以年轻女性用户为主体,而B站以Z世代用户群结构为主;抖音则以算法优先,快手则以用户的完全自我展示为定位。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莫过于杜蕾斯了,一个微博一个公众号就打遍天下无敌手;经典案例之一是2017年感恩节,从早到晚发了一天的感谢信,并成功与对方互动,百万文案大师成功升级为百万文案师祖。

移动互联网时代极大地拓展了传播环境,品牌可以做任何长度的视频,可以做各式各样的平面,传播载体可以是音乐,电影,节目。。甚至可以是互动、是中插、是弹幕、是主持人口播。这几年越来越流行的节目深度植入、内容植入、花样口播等等,就是内容配合渠道的一种方式。一个典型的是《奇葩说》,广告通常进得无厘头而又水到渠成,配合节目风格,浑然天成,最重要的是观众不反感。

《奇葩说》的广告植入与节目的结合

主持人不露痕迹的口播也是新玩法

4.内容需要创意化,而创意需要多样化。海量内容引发关注和搜索的关键是创意化,而非平铺直叙,也非现在部分品牌频次过高的数字投放。

10年前新车上市只需要一套官文+软文,一套平面,一套TVC(产品片+人群片+情感片),而现在承载平台越来越多,创意的形式也完全不同。小屏上有开屏、信息流、顶部通栏;大屏上有视频、节目中插、暂停广告;更高级的还有情景植入、节目中插等等。面对这些多种形式、时长、格式的创意形式,品牌如何选择、如何形成一个统一的storytellibg,才是关键所在。

创意多元化,而灵魂不失

5.好的内容营销体系还需要是客户语境,而非工程师语境或程序员语境。说白了就是TA甚至是老百姓能看懂。

就像白居易的诗,宝马的social文案“五宝马不英雄”,丰田的“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现在流行的分类方法如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BGC(business generates content),OGC(occupat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AGC(automatically generates content),说的就是不同人群要写不同内容,到哪山上唱哪山的歌;如果曲高和寡,只有自己懂,便不会产生什么效果。

6.内容营销不必过于看数据,不必硬设KPI。

内容营销理论模型_理论模型与实证模型_营销学的鱼塘理论

多少英雄好汉死在KPI上。为了线索量,拼命花钱在头条、之家等等,买来的线索质量咋样不知道,数量完成就好。内容营销之所以设置不了KPI,因为好的内容带来的是兴趣和主动搜索,是在泛媒体环境中的扩散,而这种主动搜索和扩散是无法监测的。一旦给了KPI,必然会导致业务人员为追求KPI而在资源选择上动作变形。

7.内容的核心要有独特性,有文化底蕴,且符合当地市场的主流价值观;遣词也要文雅精炼而不能过于口头。

因为文化和群体个性是一代传承一代,内容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而非简单喊喊口号。比如,广本的“让梦想驱动世界”肯定不如福特的“进无止境”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宝马的sheer the driving pleasure,肯定不如“心所向 驰以恒”让人印象深刻和共鸣;讴歌“异行者”的品牌人设和“精确 不凡”的品牌精神,不如丰田的“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来得直接,也不如雷克萨斯的“领未见 探非凡”来得高级;雪佛兰的“梦创未来”也没有别克的“心静 思远 志行千里”来得更有文化。这些传之久远的口号的共性,是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坚韧、进取、志存高远,背后的品牌态度一定符合《大学》里所言中国千年以来读书人的共通理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符合文化的内容才具备足够的可延展性。奔驰的“心所向 驰以恒”或雷克萨斯的“大执念 小想法”都是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这就是为什么众多合资企业的品牌广告在欧洲在美国也许很牛,一到中国就折戟沉沙,因为营销的套路也许可以复制,而源远流长的文化性无法被短期洞察。

与文化融合而非执着己见,是外来品牌的最大需求

一个优秀的营销人首先需要是一个本土文化人,需要懂传统文化、民族性以及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国民性,以及在不同代际人群上的不同。但不管是Z时代还是千禧一代,研究它们时你以为他们是怪物一群,而实际上等他们生长到和你一样的年龄时,差异并不大。

因为文化一代一代传承,观念意识价值挂如同血液和DNA一样难以改变。不信你去读一读《阿Q正传》,读一读《差不多先生传,或者〈丑陋的中国人〉,或〈闲话中国人〉;时光永远流,太阳每天升起,文化长新而亘古。

对营销人的真正考验是对文化的理解和人性的洞察

8.内容营销还应重视TA的参与和发酵。目标用户的参与,往往可以发挥很强的带动效应,毕竟人以群分。

这方面最成功的品牌之一是江小白。近两年一个比较好的案例,是江小白。2019年底,江小白举办了“江小白+品牌创造者大会”,倡导和用户一起共创产品。这背后,是因为2018年初,在抖音、微博、快手等社交阵地,江小白兑雪碧的合法开始走红,网友们甚至给这种喝法去了一个名字“情人的眼泪”。抖音上该主题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亿,而微博#情人的眼泪#话题量超过3.1亿。在网友的呼吁下,雪碧和江小白合作推出了新品,并不断邀请用户共创文案,一时间,江小白的文案成为一种现象和大家饭余茶后的谈资。网上随处可见“扎心了,小白”“江小白的文案,你永远学不会”“江小白的文案又来戳你心了”等这样类似的文章。

放大看瓶身

好的传播往往穿越时空的力量,不是因为形式,而是因为内容温暖人心有文化的穿透力。人人都是一个storyteller,人人又爱听故事。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传播形式不断迭代,但内核不变:好故事。好故事的背后,是好idea,好的故事讲解方式和呈现形式,是能激发TA内心情感的东西。好的故事编排能力,才是未来媒体人的核心能力诉求。

最高级的内容是走心的东西

这一篇说得有点散,小结一下:

内容营销的意义是:

理论模型与实证模型_内容营销理论模型_营销学的鱼塘理论

1.信息爆炸时代,大家越来越烦躁于被动接收海量低质量或非自己兴趣所在的内容,好内容就像一泓清泉,用户自己会口口相传。

2.好内容可以替代广告;或者好故事本身就具有广告效应。媒介需要内容化,媒介、内容和创意独立作战的时代过去了。

3.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永不过时。好内容的搜索路径就像长尾,时光流逝而历久弥香。

4.好内容具有跨平台能力,具有自传播性,可以代替流量。流量可以购买,而内容无法购买。

做好内容的key points:

1.清晰品牌定位,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以此发展一套品牌VI,作为指导一切营销和销售活动的bible。

2.内容营销要推陈出新,但灵魂不变。就像一个人可以天天换衣服,可以依据改变场景人设,可以更改讲故事的人,但魂不要变,这魂是性格,是调性,女生换衣服可以天天尝试新风格;但品牌定位不可日日变内容营销理论模型,更重要的是坚持。

3.初创品牌,品牌故事和产品传播一样重要。尤其是情感化的内容沟通。

4.一个品牌人或营销人得有文化,因为营销的本质是对文化的洞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偏好、内心、短期的利益驱动。。。)

5.生活每天循规蹈矩不必常新,但故事可以日日更新。

以一个故事结尾。

老品牌背后往往有源远流长的故事,如同仁堂

公元1564年,声名日隆的兴国知县海瑞升为京官。是时,严嵩刚刚倒台,而严党官员依旧在职;奢靡 贪腐、搜刮之风并无遏减。

海瑞路过京城有一家酱菜馆叫“六心居”;此酱菜馆乃严嵩倒台前夕严嵩所题;后来为打击严嵩,嘉靖给改为六必居。心字上加一撇(刀),寓意“六合一统,天下一心”。

海瑞不解其中政治,或者太过于理解其中的政治,于是就事论事加了备注:六必者:一产地必真;二时令必合;三瓜果必鲜;四甜酱必醇;五盛器必洁;六水泉必香。

海瑞:我就要管一管这不合理的事

他其实是告诉天下百姓,放心,皇帝不是要以一人夺万民之心,只是单纯地夸奖酱菜而已。这也是海瑞后来奏疏中所说的“正民心而靖浮言”。他也想告诉皇帝,为君者要施仁政,安民心,行正道,这才能天下一统,万众一心,而绝非嘉靖多年不上朝、在庙观里熏出的神秘莫测和人事操控带来的表面上的威严与暴力。

这个在电视剧《大明王朝》里隐晦的故事,成就了海瑞,也成就了六必居。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技术持续迭代,好故事千古流传,好内容永不过时。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